1. 用爱心管理班级:一个好班主任首先要热爱孩子,要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名好学生,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2. 有一定的班级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每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班级奋斗目标。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发展能力,将近期目标与学期目标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的信心。
3. 在班级管理上注重榜样意识:每个班内总有一部分做事认真,学习优异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运用这些做事认真和学习优异的学生,将他们树立成其他学生的榜样,要求其他学生在做事和学习中学习他们,有了这些身边的参照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就有了一种有形的行动准则和学习动力,使班级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上力。
4.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质量的好坏是评价一个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如何使自己的班级学习成绩能出类拔萃或有所进步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管理中,始终注重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态度变被迫、被动为自觉、主动。
5.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荣辱与礼仪是德育的最基本要求,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国现行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知荣辱、知礼仪、树新风的习惯。在班级管理中,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通过品德课和班会课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华文明的礼仪观,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的正确发展。
6. 加强对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小学班级管理中,品德不良的学生决不是生性愚顽,不可救药。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可以通过以下二种方法来加强矫正: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7. 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有四颗心: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有四颗心――细心、耐心、诚心和爱心。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细心观察,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坦诚地和他交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身处地地以他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
8. 班主任工作更应该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有时蹲下来和班长谈话,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居高临下,应平等地与学生相处,与他们做知心朋友,把自己的烦恼说出来,让他们分担。他们虽然没有特别好的主意,但至少能让他知道我与他们心心相通。我会把我的幸福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分享;把我的欢乐说出来,让他们一起高兴。一切都是那么和谐、那么融洽。
9. 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挥民主:班级管理过程要公开透明,让广大学生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因此,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实行全程公开,要通过建立民主、平等、公正的秩序,来推进班级工作,强化学生的民主意识,有益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也有益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10. 营造良好班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尊重、热爱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建立务实能干的班委,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