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学校资讯

学科巧妙渗透,培育时代新人——“同城大课堂”暨初中语文学科“课程思政”展示课活动在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本部举行

发布时间:2023-12-01 08:41 分类:学校资讯 发布单位: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 点击量:10 【公开】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改革课程思政助推立德树人工作,将语文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2023年11月24日上午,“同城大课堂”暨初中语文学科“课程思政”展示课活动在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本部举行。第一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党总支副书记、校长曹国青,语文教研员辛同亮,部分学科工作室成员,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及同年级语文学科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image.png

第一节课是范海珍老师执教的《唐雎不辱使命》。范老师课程设置思路清晰,她围绕“了解士的身份、明确士的责任、领略士的风采、传承士的精神”四个环节进行课堂构建,使同学们对唐雎的爱国形象有了更深刻的把握。范老师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教学中,展现语文课堂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

第二节课是唐红老师执教的《纪念白求恩》。唐老师反复研读教学目标,找准本文主题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通过小组讨论和学习白求恩对中学生的现实意义的问题设置,使同学们在课堂学习中领悟白求恩大夫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在围绕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课程思政目标交流环节,两位授课教师首先进行说课,交流自己对语文课中的课程思政的理解。范海珍老师通过重点环节的设置引导教学,在分析唐雎形象的过程中将课程思政渗透其中。唐红老师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划分段落层次,通过抓关键语句来理清作者思路,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对社会现象和人生价值进行思考,巧妙地将课程思政贯穿其中。

image.png

接着,崔俊喜老师和李丽芬老师对两位老师语文课中的思政融合进行点评。崔俊喜老师指出范老师的课堂构建与新课标的总要求高度一致,通过各种环节和情境的设置引导同学们学习唐雎身上的精神,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唐老师对于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分析十分到位,引发同学们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思考,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个正面的引导。李丽芬老师强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两节课都将课程思政与语文教学融入地十分巧妙,通过分析两位人物的精神品质让同学们接受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的熏陶。李老师还分享了她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渗透课程思政的方法。在预习环节、朗读环节、文本探究环节通过任务设置对同学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灵。

image.png

教研员辛同亮肯定了两位老师在选取课文时的高明之处。他评价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辩证法意识,同时指出要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而唐老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课文内在的逻辑性,通过目标的设置推进教学,在课堂设计中体现逻辑思维。最后,辛同亮总结本次活动的两大关键词——思维高质课堂和语文课程思政,他指出,要立足语文教材,发挥教材在课程思政中的导向作用,要心怀国家、放眼世界,与时代同频共振,同时细心传道,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让语文课成为一门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课堂;要大力推进思维高质课堂,创新意识、注重实效、智慧表达、浸润情感,实现价值观引导。

image.png

躬耕不辍,行路不止。第一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将进一步推进语文课程思政活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积极落实思政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1 l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6000978号-1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 88928653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